在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以及习近平总书记对乡村振兴战略重要指示精神的进程中,阿图什市紧密结合自身的资源禀赋与独特区位优势,全力探寻特色产业的发展路径,致力于推动乡村经济的繁荣与发展。
大果沙枣耐旱、耐盐碱、抗风沙 ,在改善生态环境方面作用显著,能够助力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生态脆弱区的防风固沙,强化三北地区生态防护体系。同时,随着对大果沙枣研究深入,其果实、花蜜等衍生产品市场前景广阔,开发大果沙枣产业有助于阿图什市打造特色产业集群,推动经济发展,增加农牧民收入,实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双赢,因而成为阿图什市产业发展与生态建设协同推进的优选方向。
“科技春雨润心田”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林业科学院专家团队深入阿图什市乡村一线,以“科技下乡、提质增效”行动为抓手,聚焦大果沙枣嫁接改良、高效繁育体系构建及标准化栽培等关键技术节点,将实验室成果转化为田间生产力,以科技创新驱动特色产业提质增效,铺就乡村振兴的科技致富路。
在开展大果沙枣培训中,专家团队通过“五个一”科技助农模式为基层注入发展动能。该模式以“理论+实践”双轮驱动,通过集中授课系统讲解嫁接、扦插育苗及采穗圃管理技术要点,配套开展田间实操教学;向农户发放图文并茂的技术手册800余册、专业嫁接工具包300套,实现技术要领可视化、操作流程标准化,有效提升农户技能水平,为特色林果产业发展筑牢技术根基。
“产业转型见实效”
据阿图什市林草工作站最新数据,新技术推广已形成可观效益:完成嫁接改良的1400亩大果沙枣防护林,预计盛果期亩产优质大果沙枣可达200-300公斤; 300亩种苗繁育基地年育苗能力突破300万株,为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阻击战和三北六期工程提供优良苗木。初步计算,每亩大果沙枣果实可收益2400元-4500元,苗木收益更为可观,达到24000元/亩。除此之外,还可以林下养蜂,沙枣花蜜60元每公斤;沙枣胶作为护发、养发用品的原材料,更是高达200元每公斤。
“致富路上传帮带”
格达良乡的生态护林员正在为当地老乡演示着嫁接技巧,这种专家带骨干、骨干转农户的辐射式培训模式,已培养本土技术人员50余人,带动200余农户掌握了生产技术。
“以前苗木繁育出来愁销路,现在苗木还在繁育的时候,就已经被预定了”。阿湖乡育苗大户阿里甫·卡德尔望着繁育圃满眼期待。他说“今年的大果沙枣苗木已经供不应求了,包括疆外的都来定苗木,不仅于此,就连繁育大果沙枣的穗条都被抢购一空。目前,已经出售大果沙枣苗木150万株以上,穗条30万根,计划今年还要扩繁200亩,不仅我要赚钱,我还要带着其他老乡一起赚钱”。
科技赋能产业,创新引领未来。阿图什市林草工作站表示将以此次培训为新的起点,从三个方面持续发力:一是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林业科学院深化产学研合作,重点突破新品种、良种选育、智慧栽培等关键技术;二是完善科技服务体系,组建由专家、技术员和示范户构成的“三级技术服务网络”,实现技术指导全覆盖;三是延伸产业链条,推动大果沙枣产品精深加工,开发功能性食品和保健品,提升产品附加值。通过科技创新驱动产业升级,让传统大果沙枣产业焕发新生机,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能,在广袤田野上谱写林业现代化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