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林业科学院现代林业研究所简介
作者:现代林业研究所 来源:新疆林业科学院 访问数:1642 时间:2023-09-14

一、机构组成
        新疆林业科学院现代林业研究所为自治区机构编制委员会批准成立的正县级公益一类事业单位,前身是中国-全球环境基金干旱生态系统土地退化伙伴关系( GEF-OP12 )项目综合生态系统管理信息中心。包括数字林业室、林业遥感室、林业可持续发展室、综合室,无人机遥感技术研究应用创新中心、林草大数据研究应用中心“四室两中心”。
二、人员结构
        现有专业技术人员30人,其中:中共党员16人,研究生级以上学历18人,正高职称6人、副高职称3人。
        中国林业工程建设领域资深专家1名,中国林学会林业计算机应用分会第八届理事会理事1名,国家森林认证审核员1名,森林资源资产评估师1名,自治区森林可持续经营专家4名,碳计量委员会委员2名,自然保护地专家3名,环境损害司法鉴定专家7人,科技厅项目评审专家2人,硕士生导师3人。
三、工作职能
        宗旨和业务范围:研究林业发展政策、战略规划布局和林业新技术;数字林业、智慧林业、资源监测体系及方法等研究;科技成果转化、推广及技术咨询、培训服务。
研究方向:面向林草信息化科技前沿,围绕生态保护修复、“双碳”目标实现和林果产业发展等重大需求,开展新疆数字林草、智慧林草关键技术研究和应用示范。
四、工作业绩和成果
        现代所自2012年成立以来,承担各类科技项目100余项,获省部级以上成果奖励10项。其中,自治区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梁希林业科学技术奖三等奖1项,全国林业优秀工程咨询成果二等奖1项、全国林草工程优秀勘察设计成果奖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中国地理信息产业优秀工程铜奖1项。2020年获“首届全国生态大数据创新应用大赛”一等奖。出版专著11部,发表论文81篇,获得专利13项,软著55项。
(一)数字林业研究
        在林草生态建设和林果产业领域,完成了《自治区林业资源信息总览系统》《新疆数字林果平台》《昌吉州智慧林草信息化综合管理平台》《天山西部国有林资源总览APP》《天山西部国有林巡林管理系统》《若羌红枣大数据和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平台》等建设,形成了自治区(省)、地(州)、县(市)多级信息化体系。 
1、新疆特色林果资源大数据管理平台建设
研发了《新疆特色林果资源大数据管理平台》,并形成全国首张“林果资源数字化一张图”实现林果资源综合展示分析、各类林果资源的查询统计、林果资源管理智能决策、林果产业和林果技术服务信息管理等功能。获2020年国家林业和草原局“首届全国生态大数据创新应用大赛”一等奖。
2、新疆数字林果平台
立足自治区“八大产业集群”中绿色有机果蔬产业集群建设,围绕林果业提质增效工程,研发了《新疆数字林果平台》,以图、文、视频、数据合一的形式,直观展示林果业发展现状,分析产业发展短板和市场需求,强化产业链信息化管理,为行政决策提供服务,构建了新疆林果业信息化数字底座。
3、红枣大数据和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平台
研发了新疆首个国家农业产业园《若羌红枣大数据和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平台》,以新疆数字林果平台为数字底座,运用大数据可视化技术,以智慧化管理为目的,强化产业链信息化管理,为红枣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决策服务,用数字化为红枣产业赋能,为乡村振兴贡献智慧方案。
4、林果气象灾害智能监测预警研究
针对气象灾害多发、频发对新疆林果业造成的重大危害,与自治区农业气象台联合开展《基于林果资源大数据的气象灾害智能监测预警研究》,构建基于“空天地”多源遥感监测技术的林果资源数据体系,研究不同树种气象灾害致灾机理与风险监测预警技术,为林果业防灾减灾减损提供技术支撑和服务应用。
(二)林草及林果资源监测
        针对林草及林果资源监测中的关键技术,以多元遥感数据为基础,多尺度、多角度快速获取植被的空间分布和动态变化信息,实现林草资源“空天地”一体化监测,为林草资源保护修复和林果产业发展提供基础信息和技术支撑。
1、新疆特色林果资源监测及管理体系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示范
完成《新疆特色林果资源监测及管理体系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示范》,制定《新疆林果资源调查技术规程》和《新疆林果资源地图图式》标准,首次统一了林果资源监测及管理方法,指导全疆开展林果资源监测工作,覆盖14个地州80个县(市),监测面积1850万亩。成果获“新疆维吾尔自治区2020年度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2、新疆荒漠林监测技术及方法研究与应用
研究荒漠林遥感监测技术和方法,解决荒漠林多尺度遥感监测关键技术问题,为荒漠林保护及管理提供技术支持。获“2015年自治区科技进步二等奖”和“梁希林业科学技术三等奖”。
3、天然林生态保护与修复的遥感定量监测与评估
开展天然林生态效益的遥感定量评估、潜在分布区预测、基于激光雷达遥感技术的林地变化检测、森林火灾及病虫害遥感监测、无人机智能巡护等方面研究,为山区天然林生态保护和修复提供科学依据,获得发明专利3项。
4、林草碳汇计量及增汇关键技术研究
开展全国林业碳汇试点工作,开展林草碳计量、碳汇增汇关键技术、碳储量及碳潜力遥感定量反演等研究,为新疆林草应对气候变化贡献评价提供技术支撑。
(三)宏观战略与综合规划研究
        主要开展林草气候变化、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固碳增汇能力等)、林草资源评估、绿色产业发展、重大工程综合评价、司法鉴定和项目咨询服务等,为新疆林草科学决策提供政策建议和咨询意见。
        完成了全球环境基金项目《新疆土地退化综合防治战略与行动计划》《省级生态系统综合管理信息系统研建》《新疆土地退化监测方法与评价指标研究》等研究,承担了国家科技部科技支撑项目《伊犁河谷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关键技术开发与示范》、国家国际科技合作项目《中亚区域森林生态系统多样性与资源可持续管理》、国家林业和草原局重大软科学项目《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生态发展战略研究》和《新疆林牧互利共赢政策》、合作完成《新疆林业十三五规划》等。编制荒漠化综合防治治理规划和三北防护林规划,并开展相关数字化建设。出版《新疆土地退化综合防治战略与行动计划》和《新疆土地退化防治优选模式》等5部专著,研究成果《干旱区土地退化监测预警与防治示范》获“2012年度自治区科技进步二等奖” 。


所长:高健,联系电话:0991-4600358,
邮箱:462556168@qq.com。
副所长:王蕾,联系电话:0991-4600358,
邮箱:39282573@qq.com。
单位地址:新疆乌鲁木齐市水磨沟区安居南路191号新疆林业科学院现代林业研究所
邮政编码:830000



版权所有新疆林业科学院联系我们管理

地址:乌鲁木齐市安居南路191号新疆林科院科管处

新ICP备13001610号